智慧公安
以警用地理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社区警务、应急指挥、情报分析等领域创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业务咨询、标准规范制定、治安、警卫、人口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综合信息化服务。
指挥中心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综述
“三台合一”接处警指挥系统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建成后将极大的提高接警、处警和处理特殊、突发、应急、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经济建设,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该项目是为民“办实事”工程,将极大地造福于市民百姓,保障社会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
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政府工作对城市应急联动和公安110、122、119“三台合一”接处警服务的要求,提高公安系统指挥调度和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参照公安“二十公”会议精神,依据公安部“金盾工程”总体规划要求,着眼各级公安机关打防控体系建设和指挥调度实战需要,方正集团切合实际,综合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以技术先进、组网灵活、整体性强、实时性高、安全可靠、实用高效为特点的“三台合一”接处警综合指挥系统。
系统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为纽带,以接处警应用系统为核心,集成了GIS 地理信息系统、通讯调度子系统、数字录音录时子系统、首长指挥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技术防范报警子系统、大屏幕显示子系统、图像监控子系统、GPS 卫星定位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等,体现了高科技与公安业务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维护性以及适用性。
系统完全符合公安部提出的“集中、统一、高效”的要求,最大限度实现110、119、122 之间的信息共享,满足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要求。系统将覆盖整个城市,连通市公安局各职能部门、分局派出所、消防支队/中队、交管支队/中队及抢险救灾相关单位等环节,以计算机网络、有无线通讯、SMS 短信等各种方式,及时集结有关的执勤力量。系统将公安、消防、交通事故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实现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紧急救援服务,为政府处置各种紧急与灾害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所提供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选用技术领先、设备先进、质量可靠、性能价格比合理的设备。采用基于多层体系结构的系统构架和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软件。
> 智能性和高效性原则
系统快速响应,使报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受理。系统设计面向最终用户,保证易操作、易理解、易控制。
>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根据业务量分析和预测,考虑系统设备的处理能力,具有过负荷控制能力。考虑系统在平时和峰值情况下,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和数据备份机制,确保不死机,没有数据丢失,支持无间断服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冗余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全年365×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并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自动告警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解决问题;
> 扩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新系统的设计能力应考虑满足未来5至8年用户数量、接处警能力的增长需求,具有灵活扩充和调整的特性,便于设备的扩容和升级。采用先进、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技术,可扩展的开放体系结构,能够根据技术、业务的发展随时调整、增加功能。
> 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考虑到110、122、119 服务的特殊性,系统在保证信息为其他应用共享的同时,保证信息的安全。系统应有完整的、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防止非法访问、越级访问和非法操作,同时提供安全日志的功能。系统应提供可靠、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 保护用户投资及效益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保护用户已有投资,保证系统建设效益。系统的设计应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开发应充分考虑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其它资源的合理配置。
系统结构
> 统一平台;
> 分层模块化设计、C/S与B/S模式相结合;
> 物理集中与逻辑集中的最佳统一;
> 接处警模式灵活多样;
> 充分考虑各种关联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动;
> 使电子地图成为电子沙盘,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作战工具;
> 基于GIS的多系统集成,实现系统一体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 先进性与实战相结合。
公安信息化总体方案设计
背景
“金盾工程”一期统一规划并建成了23个应用系统和8大信息资源库,各地根据公安业务需求还建设了一些应用系统,比如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执法办案系统、旅馆业管理系统等, 在治安综合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系统各自为战,缺乏业务系统集成整合,导致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单位上下级之间,信息无法进行流转共享,造成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不一致情况,大大制约了业务系统的作用,妨碍了公安工作效率的提高。
2、业务信息共享不足。 业务数据保有量巨大,但是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共享水平低,面向实战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不足。业务系统大多是管理文本信息、人像、指纹、现场相片信息,有地址、地点信息,但缺少地理空间坐标信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公安管理、指挥、作战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相关部门统计,80%以上公安业务与地理信息有关,公安业务对地理信息系统存在迫切需求。
各警种、各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迫切需求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建筑等地物变化非常大,传统的人工熟悉地理环境,或者依靠纸质地图指挥作战已远不能适应公安实战要求。
2、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服务管理社会的工作职责以及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3、指挥中心、刑侦、治安等公安业务部门需要将已建成的相关业务信息叠加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综合利用,进行空间查询、空间搜索、空间分析,提高公安机关作战指挥和管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基于PGIS平台的公安信息化解决方案
“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平台”简称PGIS平台,是以公安信息网络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于公安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的可视化为目标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地理信息技术与公安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公安信息化的高端应用,可以有效地拉动公安信息整合、信息共享、提升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PGIS平台是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金支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软件、统一平台”的建设思路,公安部组织有关单位联合攻关,研究解决警用地理信息应用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并完善警用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统一研发构建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平台所需的PGIS平台软件;部、省、市三级信息中心搭建PGIS平台,统一安装公安部下发的PGIS平台软件,各警种基于PGIS平台开发多样化业务应用;开展100个城市规模化应用示范,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并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在PGIS平台大规模推广和部署之后,警用地理信息开发应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平台建设阶段转向了业务应用阶段,基于各地现有的PGIS平台,开发一系列满足公安行业需求的业务应用系统,发挥PGIS平台的独特优势,建立以PGIS平台为集成平台的PGIS业务应用系统。
基于PGIS平台的公安信息化解决方案
PGIS平台是公安PGIS业务应用产品体系的基础,PGIS平台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安地理信息应用的数据采集、地图制作、服务接口、业务数据集成、信息安全、互联互通等基本问题,为开展大规模警用地理信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GIS业务应用系统的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在现有的公安业务系统(如警综、人口、案件、情报、交管等系统)中调用PGIS服务接口,将GIS功能集成到其业务流程中;第二是深入挖掘公安业务需求,开发专业化的警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发挥GIS可视化、空间分析和数据集成的优势,拓展现有应用范围和方法,开发一系列的专业工具和系统。我司针对公安行业业务提供全方位产品,我司公安行业产品体系包括综合应用系统、专业警种应用系统、业务应用开发包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综合应用系统
面向公安局、派出所等横向用户,提供的跨越各个警种和业务信息的综合性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全局性和通用性的警用空间信息应用问题。
专业警种应用系统
面向治安、刑侦、交巡警等纵向用户,针对各个警种的特殊应用需求,建设和开发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结合各个业务管理对象,深入解决业务应用问题。
业务应用开发包
面向各类业务应用开发商(包括我们自己),针对一些特定业务开发的模块化的业务组件、页面级开发接口、业务对象API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二次开发的难度,快速搭建各种系统。
其中综合业务应用和专业警种应用,都是可以独立部署和应用的系统,直接为各级民警所使用,业务应用开发包则需要通过开发集成到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中,才能实现完整的业务功能。
总体规划图
公司现有产品积累和近期规划,具体的产品构成如下图所示:
公安行业应用产品规划图
综述
情报综合应用平台是“金盾二期”建设的重点,是公安机关信息化综合应用的关键。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中,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网络设施基本建成,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公安主要业务,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影响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二期建设既是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公安工作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情报分析模式及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情报部门的业务需求。采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利用公安业务资源,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情报系统,成为全国公安机关一个共同的新课题。
公安工作是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入,对数据的采集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同时在各警种和外部资源信息支持的条件下,业务单位在数据采集和检索要求上也不尽相同。情报综合应用平台通过整合公安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增强基础数据来源渠道,深层次挖掘对社会治安造成不稳定因素的情报信息。通过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构架支持全警工作的“统一、实用、高效”的情报分析体系。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统一协调、准确指挥和多警种联合作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总体架构设计
情报综合信息平台总体框架设计采用B/S架构,分为四个层面建设——情报信息资源层、情报信息汇聚层、情报分析研判层、情报信息应用层,如下图所示:
(1)情报信息资源层:本层负责搜集各类公安相关信息,解决与这些信息源数据的连接交换问题,完成找到数据的工作,情报信息资源可分为四大类——公安部已经建成的八大资源库、各警种业务数据、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采集信息、互联网信息。
(2)情报信息汇聚层:采用数据抽取工具(ETL),对资源层收集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及装载,实现数据的整合、消重,向情报数据仓库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关联、建模,为情报分析研判提供可用的数据。
(3)情报信息研判层:建立情报分析研判的基础数学模型,采用自动分类、聚类、关联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挖掘整理,为情报应用提供分析研判工具和查询统计工具。
(4)情报信息应用层:本层直接面向各级干警。通过情报协同业务系统集成各业务系统已建成的情报分析功能和综合情报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类查询、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展示等功能,使用户灵活方便的使用各类分析手段与分析方法。
情报综合信息平台功能
综合应用包括:情报处理子功能、情报分析子系统、整体防控常量评估功能。
1> 情报信息处理子系统
情报信息处理子系统主要为情报部门规范情报处理流程,提高公安情报信息采集质量,从而有效筛选价值信息装载到情报数据库中,有利于数据加载使用的准确性。并实现对情报数据进行科学管理、统一管理,完成情报信息初评、情报信息审核、评估等一系列处理任务。
2> 情报分析子系统
在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心数据库基础上,根据情报信息分析的要求,开发情报分析功能模块,为情报分析人员和一线办案警力提供信息判研、信息比对的工作平台。通过情报分析子系统改变传统情报工作模式,优化和规范了情报工作分析,提高情报分析的处理效率。
3> 警情防控常量评估子系统
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各项公安业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警情常量,用警情常量来划分治安形势的不同等级,为准确判断治安形势、评估治安掌控能力、检验工作绩效提供有力的支撑,形成打防工作部署精确、警务资源使用科学、工作效率和效能提高的良性循环。
警情防控常量评估子系统是根据实际警情数量与发案常量间的升降态势,用“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直观地反映出各辖区的治安状况和防控效果,并通过警情发布功能对所派出所进行预警提示。从而有效的解决全局打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
4> 情报综合信息平台应用介绍
方正情报综合信息平台主要面向各级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通过数据采集功能,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实现数据资源整合汇总;提供对海量文本、图片、视音频等数字化内容进行智能检索、智能分析及智能自动处理的功能,实现公安业务信息数据深层次挖掘,帮助用户完成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处理、预测;系统结合先进的情报分析处理方法,建设情报业务系统的通用分析功能,建立高效快速的情报分析体系,实现多元化社会治安维稳工作的评估,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局情况。
情报平台的技术特点
在平台建设中,采用J2EE架构和组件化设计,应用大量成熟技术,解决了集成异构数据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采用技术列表如下:
>系统设计要遵循国家、公安部和市局相关标准
>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支持跨平台部署应用
>基于内容管理的信息资源库管理技术
>基于J2EE开发架构及Java应用服务器技术
>门户技术
>ETL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知识管理技术
>电子表单技术
>跨数据库技术
>应用中间件技术